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(guān)愛,孩子要什么給什么,久而久之孩子會把父母的無私付出當(dāng)做理所當(dāng)然,孩子不會覺得父母辛苦,不容易,相反,他們會認為這是父母應(yīng)該做的。
盧梭在《愛彌爾》中一針見血指出:
“你了解什么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?那就是,讓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。他得到的越多,想要的也就越多,遲早有一天,你不得不拒絕他,這種意料不到的拒絕,對他的傷害,遠遠大過他不曾得到過滿足的傷害。 ”
我們總是說要好好愛孩子??墒呛芏喔改妇筒恢挥X中溺愛,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,不問原則對錯。
久而久之,孩子覺得被愛是應(yīng)該的,父母就該這樣對我。
很多人成年之后還理直氣壯地啃老,認為從父母那里得到東西是理所當(dāng)然,只知索取,不知回報,更不懂關(guān)心和感激他人。
有時候別人不懂得心疼你,不是因為你付出的太少,而是你付出過多。同樣,孩子也不是天生的“白眼狼”,而是你無限度給予的結(jié)果。
01
無微不至照顧女兒的媽媽
卻每天要接受孩子的責(zé)備與挑剔
我們隔壁的女孩上初三,***媽在生她時大出血,在手術(shù)臺上搶救了好久才活過來。自此以后身體就很不好,他們兩口子都很在意娃的教育問題。
那個女孩兒也很爭氣,每次考試成績都是年級前三名。可我?guī)缀趺刻於寄苈牭剿艑W(xué)回家后,跟媽媽吵架的聲音。
有一次,***媽跟我一起買菜,就在路上開始訴苦。說是自己一心為女兒,每天變著花樣給她做好吃的,生怕有一餐不和她胃口,讓孩子吃少了。學(xué)業(yè)這么重,作業(yè)那么多,該如何是好?
再后來跟她一起聊過好幾次,每次的話題都以她女兒開始,再以她女兒結(jié)束。很少有聽她說起過自己。
她在照顧女兒方面也確實盡心盡責(zé),每天女兒進門前,她都會把精心做出的飯菜擺在桌子上,洗完衣服疊好放柜子里,并且把第二天要換的衣服給孩子放床頭。
有一回天氣熱,她給女兒拿的衣服有些厚,自己在那里自責(zé)了好久。我對她說,孩子都上初中了,熱了肯定自己會脫的。
可這樣一位盡職盡責(zé),無微不至照顧女兒的媽媽,卻每天要接受孩子的責(zé)備與挑剔。女兒從來不覺得媽媽為她付出有多辛苦,好像自己享受到的一切都理所應(yīng)當(dāng)。
我想如果那位媽媽讓女兒放學(xué)回來自己盛飯,自己收拾房子和衣服,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種結(jié)果呢?
02
自己奉獻過多
讓孩子覺得她根本不需要心疼
我有個很要好的同學(xué),她有一個妹妹。有一次,我去她家里做客,她妹妹嫌***做的飯不好吃,要吃肯德基,問***媽要錢去買,其實那時她妹妹也已經(jīng)在工作,自己掙錢了。但***二話不說就把錢掏出來了。
更令我震驚的是,她妹妹買回來之后,一個人狼吞虎咽地就吃了起來。吃的差不多了,把袋子提起來放在***跟前說:“我不吃了,剩下的給你嘍!”
***媽竟很自然地拿起來吃完了。沒有任何覺得不對的地方。我想如果是我,肯定不會把自己吃剩的給我媽吃,而是會跟她一起分享。
記得我七八歲的時候,有一次吃完哨子面,把剩下的湯和菜嘩地一下倒進了我媽的碗里。我媽當(dāng)場嚴厲地批評了我,大意是要尊重她啊什么的。你看就是因為媽媽的有限度給予,所以才讓我至今記得有些事不可以那么做。
其實,我那個同學(xué)的妹妹到現(xiàn)在自己生孩子了,都沒學(xué)會心疼***媽。上次她要搬家,讓***幫忙去收拾。她回到家的時候,***媽剛下班回來正在做飯,她就一個勁地在那里催促。
***媽做好飯,連吃一口都沒顧得上就跟她一起去收拾東西了。而且***在做飯時還問她妹妹吃過了沒,她妹妹說在來的路上買餃子吃了。
我又震驚了一把,心里想為啥不打個電話問問***吃飯沒,如果沒有的話,買來一起吃不很好嗎?